近年来,金融行业相关的舆情呈现“浪涌”态势,出现时间相对集中、信息交互量大,交互次数频繁。金融舆情的产生、扩大和传播对投资者、金融机构、金融业乃至宏观经济运行都会产生重要影响,往往一些小的信用危机,则有可能酿成金融危机事件,因此,对金融舆情进行监测与应对可以把握预期管理的节奏,减少和避免金融舆情危机的爆发。
一、金融行业目前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
(一)危机意识薄弱,舆情监控力度不够
金融企业或机构应树立舆情危机意识,提高舆情工作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,增强大局意识、政治意识、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,认真对待,切实抓好日常的舆情工作。同时建立多层次、全方位、全屏全网全时段全天候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测、采集和报告机制,在非常态预警机制方面,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突发事件监测机制。
(二)网络舆情应对体系不够完善
金融企业或机构应逐步健全舆情应对工作组织体系,成立舆情应对处理小组,负责各个业务模块的舆情监测工作,及时调查舆情传播源头和路径,要掌握舆情的传播范围,对舆论态度、评论、诉求有全方面充分认识,在重大舆情事件或可能引发重大舆情事件的行为和事件发生后,及时启动应急预案,拟定应对措施。
(三)网络舆情处置与引导工作培训力度不大,专业知识缺乏
金融企业或机构涉及网络舆情处置与引导工作方面的培训较少,应加强涉稳网络舆论导控工作的主动性和敏感性,在工作中存在提高敏锐性、提高积极性、提高业务技能的熟练度。
二、金融行业应对网络舆情的价值和意义
(一)有利于净化网络舆论环境,进一步帮助金融企业或机构树立品牌形象、加强声誉风险管理,有效防止负面信息的肆意传播和舆情失控,协助金融企业或机构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,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,为金融企业或机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障。
(二)有利于辅助决策与投资管理,通过收集市场的舆情信息,构建研究知识库、政策模型库和情报研究方法库,建设并不断完善,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和知识服务。对管理研究机构起到帮助与协助。
(三)有利于强化正面形象宣传,利用网络新媒体,利用民间网站主动、适时、巧妙地宣传企业形象,包括取得的重要业绩、喜人变化、创新性的工作举措、新推出的产品和服务、与公众有关的活动等,主动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,保障公众的知情权、接受公众的监督。
三、主要应用场景
(一)对银行业、保险业、信托业、证券业和租赁业的监管,对网络上出现突发事件,可以及时核实应对,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及时查处,涉刑线索及时通报公安机关。
(二)对涉及金融行业的政策法规类舆情,构建政策分析模型库和情报研究方法库,为金融管理研究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。